引领“双师”服务 仁爱回馈社会
引领“双师”服务 仁爱回馈社会
自2019年刘浩芝山东省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和学校社会服务的平台优势,广泛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普及急救知识和社会培训等活动,以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核心,为社区居民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一、义诊活动暖民心
刘浩芝名师工作室成员87%为双师型教师,他们在教学和医疗领域均颇有建树,杨磊、杨希、张宝华、张士瑞、任崇静等成员不仅是学校的专业带头人,更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这些教师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每年都参加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和学校各级组织的各项义诊活动,如全市卫生系统"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临沂市直教育系统教职工志愿服务活动、脱贫攻坚下乡义诊、"党员进社区"义务服务活动等。
下乡义诊送健康 驻村帮扶暖人心
根据学校驻沂水县富官庄镇联系帮包工作和"四进"攻坚行动工作规划,自2020年6月以来,学校和乡镇卫生院深度合作开展义诊活动,制定了帮包坐诊工作计划,在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工作室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次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接待病号近千次,收到帮扶医院和患者好评。让乡镇居民不出门就能享受到名医的医疗服务,同时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在义诊点,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们,认真为村民测量血压、测血糖、测血型,细致解答疑问,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还为大家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此外,对于有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学校免费赠送了常用降压、降糖药,义诊专家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饮食以及用药情况,并给予健康饮食以及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
通过义诊服务活动,让百姓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了健康意识。送医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树立职教新形象。
党员义诊进社区 便民行动暖人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响应我校在临大社区开展的“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室成员75%为“双师型”党员教师,他们利用专业特长为群众进行测血型、量血压、查血糖、疾病诊断和健康咨询等义诊服务,他们耐心解答群众反映的每一个健康问题,给予科学的健康指导和合理化保健建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发放健康宣传指导手册,普及健康知识。让群众及时了解了自己身体状况,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同时,也让每位就诊的社区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医疗咨询服务。
义诊活动在给社区居民送去健康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工作室党员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念,他们纷纷表示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融入血脉,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奉献自己。
二、科普宣教护健康
科普急救技能 护佑生命健康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我校南丁格尔救护社团志愿服务队师生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走进社区,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增强群众急救意识,提升群众应对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工作室成员、团委书记万春多次组织、参加南丁格尔志愿队的急救技能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居民们讲述了危机时刻人人都会急救操作的重要性,比如发生心跳骤停的黄金时间四分钟内。并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后的自救以及海姆立克法等急救内容,并且利用模拟人体、婴儿模型等教具,展示标准的急救流程、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此外,还指导居民在模拟人体上练习心肺复苏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操作要领,让急救知识技能真正地入脑入心,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推进“健康临沂”建设贡献力量!
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培训,提升了民众的急救知识和意识,提高了救援应急能力。当面临突如其来的意外时,人人都能采取急救和互救,从而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志愿服务献爱心
“七彩沂蒙”放光彩 “爱心接力”显真情
“志愿服务”是刘浩芝省名师工作室的初创主旨之一。工作室每一位成员都谨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利用学校“七彩沂蒙”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这一平台,结合我校自身医疗资源优势,从“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体娱乐、安全援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和生活陪伴”7个方面组织开展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七彩沂蒙”养老照护志愿服务是临沂市“三个一百”养老照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尊老敬老、关爱老人”的社会责任。现由37名医学专业为主的教师志愿者队伍和57名学生志愿者队伍组成的10支分队,在砚台岭社区长期结对照护10户高龄或孤寡老人。工作室张旸、刘浩芝、万春、张金玲、杨磊等9位教师为该志愿服务队队员。他们利用每周的空余时间带领志愿队的学生,陪老人谈心聊天,清扫卫生,给有需求的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甚至把老人接到学做CT检查,联合社区医院为老人免费查体,给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等方面建议和服务。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都会为老人送去爱的问候与温暖,在呵护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温馨的色彩。
2021年9月,我校“七彩沂蒙”养老照护服务队志愿服务事迹突出,被评为“临沂市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
四、社会培训助成长
赋能基层医疗 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 2018-2022 年)》精神,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立足在岗乡村医生现状,加强适宜人才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乡村医生队伍,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我校多次委派工作室经验丰富“双师型”教师杨希、杨磊等到基层医院作专题讲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赋能产业、服务民生属性,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4日,刘浩芝名师工作室杨希老师到沂水县富官庄镇医院为医务人员进行了以“2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评估与防治心血管病的降糖药物选择”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杨希老师就2019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更新点进行了解读,并根据临床经验从糖尿病靶器官损伤概念、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心血管疾病的分级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治与降糖药物的选择等方面对基层医生诊疗糖尿病病人的技术关键点进行了讲解,对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通过专题讲座的开展,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基层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卫”战而动 “医”路同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全面提升"全灾种、大应急"新形势下消防救援指战员综合应急能力水平,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师资、设备和技术等资源优势,2021年和2023年承接了临沂市消防部队卫生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紧密围绕灭火救援实战中的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以及火灾逃生及烧烫伤等自救互救急救等知识展开,还涉及常见危重急症抢救、隔离技术、卫生防疫等相关内容。
工作室成员任萍、杨希、张士瑞、杨磊等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任务。他们认真备备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教学,使学员们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爱动手,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消防战士严明的纪律观念,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勤学好问、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老师们,使他们看到了人民安全的堡垒是如此坚固!
最后,经理论及实操考核,他们熟练掌握了医疗救护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消防指战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切实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达到“战时保急救、保卫勤,平时保训练、保健康”的“实战化”目的。
刘浩芝名师工作室始终以立德树风育人,引领教学革新,仁心妙手科学,用药服务大众为理念,发挥集体的智慧,凝聚集体力量,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优势,依靠学校、社会提供的平台,积极参与义诊、健康科普和社会培训等活动,以“精诚”的大医精神回馈社会,让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知识辐射的中心、人民健康的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