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多渠道提升育人水平

网站首页    课改实践    守正创新 多渠道提升育人水平

 

守正创新 多渠道提升育人水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刘浩芝名师工作室自2019 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不断深化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坚持党的教育思想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示范课程、教材编写、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坚持思想引领,正德清风谱新章

工作室强化思想引导和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示范引领、课程研讨和专项培训为出发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一是开展“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专题学习会议。围绕“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加强师德师风素养提升,助力专业部建设发展”的主题进行引导和培养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二是举办“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研讨会和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研究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及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课,科学合理地构建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二、传承红色基因,书写青春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刘浩芝名师工作室为依托,联合高校、相关企业、医院,成立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特色创新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积极改革课堂教学、讲好沂蒙故事、以赛促教、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同时成立了蒲公英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弘扬沂蒙精神“5个一”行动。如读一本书、看一部影片、做一次探访、讲一次红色故事、做一次社会服务;并以红色研学方式到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代楷模赵志全纪念馆和鲁南制药集团“红色引擎 党群融合”党建展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沉浸式教学,培养“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成立“沂蒙精神教学团队宣讲团”从沂蒙精神内涵解读-沂蒙新红嫂-时代楷模赵志全到最美逆行人,以不同时期沂蒙大地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宣讲,给师生榜样的力量。并在蒲公英社团的带领下,号召全校学生实地访问了沂蒙地区德高望重的100名老党员,并他们为建党100周年,为祖国和卫校学子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团队成员积极用好用活沂蒙精神案例,真正地把这种教育做到入心、入脑,完成“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提高了培育全面发展中职生的水平工作室主持人刘浩芝带领团队成员主持完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时代沂蒙精神特色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汇报弘扬沂蒙精神 创新职教新模式2022.10.14在临沂日报报道。同时援青支教老师张宝华获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政治辅导员”荣誉称号。

三、改革试点先行,构建新示范课程

202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接到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通知后,团队成员积极筹备课程2021年5月团队建设的课程《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被评为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是中职药剂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本课程具有多学科基础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特点,核心任务是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医药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感,以及“是药三分毒”的药物使用理念。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在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科学观等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在课程的学习中,以思政教育为依托,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合理用药用药咨询服务增强感恩社会敬畏生命的意识

4.       加强教材建设,奠定课程改革基础

在课程思政改革进程中,教材应发挥体现国家意志、传承先进文化、规范教育教学等作用,为课程思政实施奠定基础。2020年4月30日刘浩芝名师工作室召开校本教材编写启动会议,主持人刘浩芝深入阐述了如何在教材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故事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无缝对接。此次会议,工作室成员积极响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和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编写卫生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版校本教材9本其中《实用药理学》《药品检验实训操作指导》《信息化知识入门》和《药理学思政教育案例》四本校本教材更好体现了育人与成才的统一。刘浩芝王加鑫主编的“十四五”中等职业教育精品特色教材《实用药理学》在全国出版发行。本教材是在贯彻“育人与育才统一,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政策背景下编写的一本校企合作专业课教材。编者通过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历史典故、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职业操守等思政元素,以故事的形式,浅显易懂地呈显现在教材里,融入其中构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给学生以启迪引发思考,且付诸于行动。遵循“有趣—乐趣—志趣”的发展规律,在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严谨、求真、仁爱、创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品质,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林洪主编《药物化学》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注重课程思政教育,贴近岗位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选取与药师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有效衔接的内容,实现课证融通。

5.       教研结合提升,助推课程思政改革

2019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工作室成员积极行动,以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中职药剂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专业情怀与责任担当,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引导学生始终把药品质量和药品安全放在首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奉献一生

工作室成员认真调研分析中职药剂课程思政建设状况,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药剂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确定了药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确定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药剂专业课程的路径修订了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素养目标)和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了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和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由此,刘浩芝带领工作室成员主持完成了2020年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李胜南老师主持的子课题--《课程思政在<天然药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工作室成员积极进行课程思政研究,杨希老师《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职护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研究》2021年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张金玲老师主持完成了《中职儿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等奖2023年立项3门课程思政相关课题。

6.       学赛教一体化,强师赋能促前行

工作室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为着力点,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引导工作室成员进一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树立教学改革创新意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陈学丽老师主持参赛的《学知强技,守护生命—危重病人护理及抢救技术》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二等奖,《守护生命,共筑爱的围墙—呼吸系统病人的护理》获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获2021年全省中职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二等奖;李胜南老师主持参赛的项目《中药抗疫 健康同行---从“三药三方中看药物的应用”》获2020年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李军老师主持参赛的项目《众志成城- 共战疫情宣传册---Word2010文档编排 》2020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宋师花老师主持参赛项目《口服制剂》获2022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万春老师获2020年全国现场救护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刘浩芝名师工作室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专业情怀与责任意识。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三大目标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

 

2023年7月24日 21:04
浏览量:0